在河北的海岸线上,藏着一处令人称奇的所在 —— 昌黎黄金海岸。这里有着别处难寻的独特景观,本该在沙漠深处的沙丘,却奇妙地出现在了海边,勾勒出一幅如梦似幻的画卷。
踏入昌黎黄金海岸,那绵延的沙丘便撞入眼帘,好似一条条金色巨龙静卧海边。沙丘带宽 1 至 2 公里,高度不一,大多在 20 至 30 米徘徊,最高处竟达 45 米。主沙丘沿着高潮线,呈北东 — 南西方向蜿蜒伸展,内侧还有 40 余列西北 — 东南走向的弧状支丘与它相连。从高处俯瞰,这些沙丘组合在一起,恰似一根舒展的羽毛,又仿若连绵起伏的金色山脉,壮美非凡,在国内外都实属罕见,“黄金海岸” 之名也由此而来。
说起来,在沿海地带瞧见沙丘,总归让人觉得有些 “违和”。昌黎县地处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年平均降水量能有 600 多毫米,植被带上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,怎么看都不该有沙漠地貌。可这儿的海岸沙丘偏偏就出现了,着实吊人胃口。经科学考察与实验室化验分析,原来这些沙丘的沙,最初来源于浅海海底沙滩,而海底沙滩的沙,则是滦河、洋河等河流从山区冲刷搬运而来,这便是海岸沙丘形成的物质基础。大约距今一万年的全新世,海面升降频繁,约 1000 年前,渤海海面大幅下降,部分浅海海滩露出水面。在冬春干旱多风时节,这些沙滩在大风作用下,慢慢堆积,逐步形成了如今这一系列沙丘。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历经漫长岁月,造就了这般独特景致。
黄金海岸的沙丘,可不单单是好看,生态价值也不容小觑。沙丘带东侧,有着连绵 30 公里的海滩,沙质细腻,坡度平缓,潮差小,海水清澈,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,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绝佳资源。沙丘带内侧,几十公里长的林带绿意盎然,刺槐、小叶杨、柳树等树木身姿挺拔,约 10 米高。林子里,还有一片片野生的滨海沙生植物与湿地植物,它们与沙丘、海滩、海水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且稳定的生态系统。
这里还是鸟类的天堂。地处鸟类南北和东西迁徙路线的交汇点,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,吸引了鸥类、鸭类、鹬类等 168 种鸟类在此栖息、停歇或繁衍。珍稀的 “黑嘴鸥”,就把这儿当作主要栖息繁殖地之一。除了鸟类,海洋生物种类也极为丰富,以桡足类为主的浮游动物有 53 种,鳀鱼、黄鲫鱼等海洋鱼类 78 种,文昌鱼、毛蚶等浅海底栖动物 150 余种,生物多样性相当出色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昌鱼,它是近十年来才被发现的典型脊索动物,处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过渡的关键类型,对研究动物进化、胚胎学、细胞生物学意义重大,堪称 “活化石”,而这儿也是国内文昌鱼栖息密度最高的海域之一。
在保护区南部,有个半封闭的潟湖 —— 七里海,面积约 8.5 平方公里,好似一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。它东北端有新开口潮汐通道与海相连,曾经,海洋生物顺着通道洄游到七里海产卵繁衍,好不热闹。不过如今,由于筑堤、建闸,通道变窄,海洋生物的洄游受到了影响,让人不免有些担忧。
昌黎黄金海岸的沙丘景观,不只是大自然馈赠的视觉盛宴,更是一座生态宝库,承载着无数生命的繁衍与延续,蕴含着地球沧海桑田变迁的密码。每一次来到这儿,望着眼前碧海蓝天与金色沙丘相互映衬的美景,内心都会被深深触动,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。小伙伴们,若是你也向往这般独特景致,不妨来昌黎黄金海岸走一走、看一看,亲身感受它的魅力。记得用你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,愿点赞的你财源广进,好运连连!